北京律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EN
SEARCH

申请专利,你是否存在这些误区?

更新时间:2025-04-14 10:51:56
查看:41
专利作为企业垄断性的权利,其蕴含的市场价值是无可估量的,但在专利申请环节,企业常常会陷入误区,导致专利被驳回、无效等情形,痛失市场的同时还面临被告侵权的风险。


误区一:自主研发的成果不申请专利就有知识产权

很多人认为只要是自主创新,就自然有了知识产权。其实不然,专利是一种垄断权,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如果不申请专利,就得不到法律确认和保护。

同时,在我国专利申请采用的是先申请原则,谁先申请了,专利就授予谁。因此,如不及时申请,当他人抢先申请并被授予专利权,研发者就无法追究他人的法律责任。

误区二:产品大规模生产或运营后不再申请专利

有些权利人或者发明人认为申请了一项或者几项专利后,就能永远获得保护,并且忽视后续研发或者申请工作。即使开发出了新产品或有了新改进,也不再申请专利。这种一劳永逸的思想,会限制专利的延伸和专利保护,特别是,如果他人针对已申请的产品进行了改进,并且获得了专利授权,就会影响原专利价值的发挥,甚至会导致原专利权人变成侵权人。特别是很多行业产品更新换代比较快,如果没有及时跟上专利申请的进程,就会落入这个误区陷阱。

误区三:创意没有成型的产品或者投入生产,无需申请专利

很多权利人或者发明人认为,专利一定要有实际的产品,或者投入生产的工艺流程,才能申请专利。这是对专利申请保护认识不足造成的。特别是,在产品或者工艺思路被公开后,然后申请专利,即使获得了授权,侵权人也会以专利申请之日技术已经被公开为由进行抗辩,有些专利无效就是针对这种创意或者设计产品被提前公开进行的。实际上,专利只要有切实可行的想法,甚至是只有设计图纸,或者思路,符合专利授权的三要素,就可以申请专利了,既能获得专利保护,还能占领先机,更重要的是投入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误区四:一个产品仅仅申请一项专利

一些申请人或者发明人认为,一个产品只需要申请一个专利即可,有些认为要么是发明专利,要么是外观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这是对专利的误解所致。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种,保护的侧重点不同。同一个产品,完全可以申请多个专利,产品外形、结构或者工艺方便如有不同,具有足够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就能同时申请多类型或者多个专利,从不同角度获得授权保护。

误区五:专利申请前不做任何检索

有些发明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没有做查新检索,对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如何不确定,根本不知道其技术方案有没有公开过或公开使用过,这也是我国技术人员的通病——信息检索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极低。

就公开而言,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文献都可影响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就公开使用而言,只有国内的使用才影响技术方案的新颖性。也就是说,国外已经普遍使用过的东西,如果国内没有出现,各种文献也没有相关记载,那你就可以申请专利。

如果他人已经就某一技术方案申请过专利或者在相关文献中公开,你没有做检索也去就这一技术方案申请专利,那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了。

误区六:先发表论文或成果鉴定再申请专利

有些发明人取得研究成果后急于发表文章或成果鉴定,而没有想到先申请专利保护。

因为发表文章或成果鉴定不可避免地要公开技术内容,使专利申请失去新颖性而得不到保护。

误区七:技术方案交待不清楚

这点是众多企业出现较多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准备点资料给代理机构就行,但是这样难免会给专利代理人制作正式专利申请文件带来困难,万一重要点没提及到就更麻烦了。发明人可能觉得提供过多的技术方案,万一被泄露了怎么办。发明人一味的保密,害怕多透露一点技术信息给代理人,而恰恰忽视了公开不充分的问题。大量的案例表明,如果一件专利申请被审查员以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为由而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则这件专利申请有98%的可能被驳回。这一点希望引起发明人的高度重视。

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手段有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就是其中一种。专利申请是获得专利权的必然程序,是保护企业技术成果的重要手段,企业申请专利后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发明成果,还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